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提问是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获得发展的关键,科学的提问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一、紧扣目标,找准“问点”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找准关键,设计问题如,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风筝》中,教师针对“掌握风筝的基本画法,复习各种线条,并找出规律”这一目标,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两个问题:“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风筝的线条、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你们觉得画风筝的时候,先画哪部分再画哪部分?”针对目标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绘画出各种形状的风筝”,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除了这种样式的风筝,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式的风筝呢?”针对目标三“添画一些与画面有关的东西”,设计的问题是:“除了画上风筝还可以画上什么呢?”二、环环相扣,找准“连接点”设计提问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大多数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的作用。如,音乐教育活动《摇篮曲》,教师在幼儿能基本完整演唱歌曲后提问:“优美的歌声,配上什么动作会让宝宝睡得更香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更加激发了幼儿表演的欲望。三、层层递进,突出“疑难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般遵循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在后的原则,也就是一步步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高认知层次的提问引起的是幼儿高级思维的过程,幼儿通过回答层层递进的问题,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鸟儿音乐会》时,首先是认知性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小鸟?长得什么样?”其次是理解性提问:“小鸟要举行歌唱比赛,会在哪里举行?”最后是创造性提问:“那里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要参加歌唱比赛,小鸟会和谁去?会有什么样的动作?”通过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让每一位幼儿通过分析、想象、概括、创造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鸟儿音乐会”的画面。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