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法律护我法不可违考纲导航课题考纲要求7.1特殊保护△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7.2处处保护△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7.3自我保护△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8.1勿为小恶△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8.2严守法律8.3拒绝诱惑△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考点突破考点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主要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产生法律的两种方式或途径:制定或认可。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强制力即军队、警察、监狱、法院等。(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①所有公民都要遵守法律。②所有公民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③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都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知识拓展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区别内容不同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一般要求权利和义务对等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既调整人们的行为,也调整人们的思想,而且更多的主要是调整人们的思想法律一般只调整人们的行为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联系法律的制定受道德的影响,体现并维护道德的精神;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并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考点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1.未成年人的标准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兴衰,需要国家给予特别关注。(3)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4)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实施保护的主体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及教职人员政府、经营者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执法机关基本内容①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①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健全和健康等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常见的侵权行为动辄打骂,娇惯溺爱,家长自身有不良习气而影响孩子,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在学习上逼迫孩子等体罚学生,辱骂学生,不准学生上课,因怕影响升学率而不准差生参加中考,学生在学校饭堂吃饭后食物中毒等招收童工,向青少年售烟,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不良文化产品等公开披露青少年犯罪案件知识拓展弄清四种保护的区别(1)家庭保护是指未成年人在家里受父母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