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分析1.1试题概况这次高一数学期中检测试题是在高一数学备课组的组织下,由苏远东老师、陈开懋老师命题,柯志清老师审题,于2008年11月6日在整个高一年级进行统一考试.11月6日晚进行统一评卷,保证了评分的客观公正.试题的的基本情况如下:1.1.1试卷内容结构比例序号内容课时数课时数比例所占分值分值比例1集合1235.3%3523%2简易逻辑823.5%1711%3函数823.5%7550%4二次函数,二次方程411.8%1711%5函数奇偶性25.9%65%试卷中,《集合》这一单元共7题,占35分;《简易逻辑》这一单元共2题,占17分;《函数》这一单元是考查的重点,共10题,占75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函数的奇偶性为补充内容,共3题,占23分;其中第18题,第19题既考查了《集合与简易逻辑》又考查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有很多种不同的解法.1.1.2各题考查内容分布和预估难度题号题型分值题目来源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及考查目标课标要求试卷要求预估难度1选择题5自编三种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掌握掌握0.952选择题5自编集合的运算与表示方法掌握掌握0.93选择题5自编集合个数的计算公式了解了解0.94选择题5改编原函数与反函数图像关系理解理解0.85选择题5自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掌握掌握0.86选择题5直接引用函数的值域掌握掌握0.757选择题5改编图形信息解读问题理解理解0.58选择题5改编绝对值不等式的含参问题掌握掌握0.69选择题5改编一元二次不等式掌握掌握0.8510选择题5改编集合运算,二次函数掌握掌握0.411填空题5改编映射了解了解0.912填空题5改编利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求值理解理解0.813填空题5改编集合,二次函数理解理解0.7514填空题5改编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掌握掌握0.615填空题5改编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掌握掌握0.316解答题12直接引用分段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掌握掌握0.8517解答题13改编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掌握掌握0.818解答题12改编充分,必要条件,逆否命题掌握掌握0.619解答题12直接引用分段函数应用题应用应用0.720解答题12改编集合与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掌握掌握0.6521解答题14改编函数综合问题应用应用0.2预估选择题难度0.74,填空题难度0.65,解答题难度0.63,全卷难度0.73预测均分110分.1.2试题总体评价本试题符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是在重视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使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以此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没有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二是试题的选材立足教材、接轨高考,为体现期中检测的公平性,做到了少用成题,不出偏题、怪题,多出改编题与原创题,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增加学生的负担,从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出发挖掘命题资源,打破重题海战术轻数学思维的教学定势。三是对通过数学重点知识的考查,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计算能力.四是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着重考查学生观察与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考查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五是重视数学学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各部分知识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着眼于知识板块的综合性,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坚持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命题原则,对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六是试卷整体的难度适中,与预计效果基本相吻合.2.考试结果分析2.1考试总体情况(数据来源:高一年级,共1328人)学生层次考生数平均分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国际部335102.614.14149071%平行班899108.914.9145086%实验班94135.48.3150100100%全年级1328108.6914.8150081%2.2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数据来源:高一年级,共1328人)图1高一数学期中检测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图1可以看到,成绩呈偏正态分布,属正常.2.3各小题解答情况抽样统计(数据来源:高一(3)班,统计人数:45)2.3.1选择题解答情况统计(数据来源:高一(3)班,统计人数:45)题号答案正答率A答A率B答B率C答C率D答D率1C97.8%4397.8%12.2%2A93.4%4293.4%12.2%12.2%12.2%3C93.4%24.4%4293.4%12.2%4B89%36.6%4089%1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