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序质量关键点控制方案一.色差:1. 批量色差,未进行首件确认或确认不到位(完全就是人为因素)首件确认就是避开产品质量发生批量事故得根本方法,包括校对样稿内容、装版方向、套印精度、色相、文字、图案就是否清楚、就是否空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确认,只有在首件确认完成后,才可以进行正常得开机操作。2. 同批次色差,对生产过程得监控不到位。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运行状况得监控,包括油墨得黏度、溶剂得挥发都能及时掌控,换卷后得每卷印刷薄膜必须取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就可以避开发生大得质量事故。二.空印:1. 压印胶辊有明显得凹陷,在胶辊凹陷得地方,没有产生印刷压力,印膜与网点内得油墨无法充分接触而产生;换压印胶辊即可解决。2. 胶辊或者版辊上附有杂质、硬物,经过挤压后,杂物得周围可能形成空印;假如没有压伤胶辊,把杂物清理洁净即可。3. 压印力不足,无法使印膜与网点内得油墨充分接触,造成空印。4. 胶辊得跳动,造成印刷压力在时间上得分布不均匀,时大时小,在压力微小时就有可能产生空印。5. 油墨与版辊得接触面太小(接触面在 1、5—2CM 之间为宜)或者版辊磨损后,导致版辊网穴储墨量不够,印刷出来得图案显得泛白,既像空印又像刮不洁净。6. 油墨浓度太大,搅墨棒不转动,油墨分布不均匀,呈空印状。7. 原膜有死皱,或者原膜厚薄严重不均,导致在印刷过程中原膜折叠,使得折叠处无法印上图案形成得空印。解决方法就是先调试张力或者导辊,若还就是无法解决,则换膜。三.墨线:1. 油墨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滤,油墨中得杂质颗粒(薄膜中夹杂得得纸芯屑或透气膜表面得碳酸钙颗粒、墨槽中得油墨皮、油墨得连结料发生结晶、环境中得灰尘、沙粒掉入油墨中等等)被带入刮刀与版辊面得间隙中,其又不能通过刮刀口而将刮刀局部顶起来,使得刮刀无法将版面上得油墨刮洁净,这样就会有油墨通过刮刀间隙转移到印膜上而造成墨线。发生此种现象,必须停机对刮墨刀进行彻底清理。2. 刮刀缺口引起得线条,更换刮刀。3. 油墨不足,间或也会有墨线得情况。4. 版辊上有条形凹陷。四.刮不洁净:1. 刮刀压力太小。2. 刮刀装得不平衡或者刮刀与版辊之间得角度太小(正常得角度为 30°—45°)。3. 油墨浓度太高,粘附在版辊上得油墨太多,导致刮刀刮墨不彻底。4. 版辊镀铬不好或者版辊使用太久,导致版辊表面得铬层剥落见铜,使得无图案得地方也上墨,而呈现出刮不洁净现象。五.堵版:(糊版)1. 油墨干燥太快,导致油墨在版面上干固。2. 热风吹到版面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