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改良版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改良版_第1页
1/7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改良版_第2页
2/7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改良版_第3页
3/7
附录 4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 .1 版:原始文献摘录改良版 以下列出了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版 1 中选择的章节,为了提高明晰性,略有修订并增加了解释性文字。2 基线时肿瘤的可测量性 定义 在基线时,将肿瘤病灶/淋巴结分类为可测量或者不可测量两类,如下所述。 a. 可测量肿瘤病灶 肿瘤病灶。肿瘤病灶必须至少在一个维度上能准确测量(记录测量面的最长直径),且最小尺寸为: ● CT 或 MRI 扫描为 10 mm(CT/MRI 扫描层厚≤ 5 mm) ● 通过临床检查的 10-mm 测径器测量(无法采用测径器准确测量的病灶应记录为非可测量病灶) ● 20 mm,测量方法为胸部 X 光片。 恶性淋巴结。当采用 CT 扫描(建议 CT 扫描的层厚不超过 5 mm)进行评估时,淋巴结短径必须≥ 15 mm,才能认为是病理性肿大且可测量。在基线和随访时,仅对短径进行测量和跟踪。有关淋巴结测量的信息,也见以下有关“靶病灶和非靶病灶的基线记录”的注解。 b. 不可测量肿瘤病灶 不可测量的肿瘤病灶包含多个小病灶(长径<10 mm 或短径≥10 mm 且<15 mm 的病理性淋巴结)以及确实不可测量的病灶。真实的不可测量病变包括:软脑膜疾病、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乳房炎性疾病、皮肤或肺部淋巴管受累、体格检查中发现,无法通过可重现的影像学技术测量的腹部肿物/腹部器官巨大症均为不可测量。 c. 病灶可测量性的特殊考虑 需特别注意骨病灶、囊性病灶和既往接受过局部治疗的病灶,详见下文描述。 骨病灶: • 骨扫描、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或 X 平片不能作为测量骨病变的合适影像学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可用于证实骨骼病灶的出现或者消失。 ● 溶解性骨病灶或混合性溶解-增生病灶具有可辨认的软组织成分,可通过断层成像技术(如 CT 或 MRI)测量,因此如果软组织成分满足可测量标准,则可认定为上述可测量病灶。 ● 成骨病灶属不可测量病灶。 囊性病灶: ● 符合放射学定义的单纯性囊肿的病灶不应认为是恶性病灶(既非可测量的,也非不可测量的),因为按照定义它们是单纯性囊肿。 ● 被认为代表了囊性转移灶的囊性病灶如果符合以上描述的可测量性定义,则可被认为是可测量病灶。然而,如果在同一例患者中存在非囊性病灶,首选这些病灶作为靶病灶。 既往接受过局部治疗的病灶: ● 若病灶位于既往接受过放射治疗的部位,或位于经其他局部区域性治疗的部位,则一般不作为可测量病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改良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