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几种重要题型和方法; 2、提高筛选、整合和概况关键信息的能力。 【导入学习】 近 5 年新课标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一览表 年份 考查内容 考查方式 考查重点 2017 频道运营(Ⅰ卷)、垃圾分类(Ⅱ卷)、文化遗产(Ⅲ卷) 选择题(2 道);简答题(1 道);必考题,12 分。 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新闻类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包括读图; 人物传记类主要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分析传主的事迹和人格魅力、探究文本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对问题的理解。 2016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Ⅰ卷)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Ⅱ卷) 《一代通儒顾炎武》(Ⅲ卷) 选择题(1 道),简答题(3 道);选考题,25 分。 2015 《朱东润自传》(Ⅰ卷) 《将军赋采薇》(Ⅱ卷) 选择题(1 道),简答题(3 道);选考题,25 分。 2014 《科学巨人玻尔》(Ⅰ卷)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Ⅱ卷) 选择题(1 道),简答题(3 道);选考题,25 分。 2013 《“飞虎将军”陈纳德》(Ⅰ卷)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Ⅱ卷) 选择题(1 道),简答题(3 道);选考题,25 分。 作为 2017 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能会在 2018 年高考中继续出现,那么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它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自主学习】 1、相关知识链接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2、真题演练 (2017 年全国Ⅰ卷,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2011 年 1 月1 日8 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 就 面向 全球采 用双 语 播出的频道,它向 世 人 亮 出了 拥 有人 文精 神 的中国影 像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 容 编 排 上 进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