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指导四:交换机端口聚合实验 第1页/共9页 实验四:交换机端口聚合实验 【实验名称】 交换机端口聚合实验 【实验目的】 理解链路聚合原理及配置内容; 掌握链路聚合的具体配制方法和测试方法。 【背景描述】 某网络需要提供200MB 的交换机连接带宽,且需要更高的链路可靠性。但目前使用的以太网交换机只有快速以太端口,只能提供100MB 的连接带宽,链路可靠性取决于所连接的网线和端口的可靠性。 【实现功能】 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实现原理】 1、按照链路聚合的基本条件设置各物理端口的参数;(自己查阅命令) 2、通过端口聚合(Cisco 的EtherChannel)功能,实现两个(或多个)物理端口的聚合,从而提供n*100MB 的连接带宽,同时提供链路备份。 【实验设备】 二层交换机(S2691)2 台(用R2691+16 口交换模块来模拟); PC 机2 台(用Clou d+VPCS 来模拟); 网线(4 根):直通线(2 根)、交叉线(2 根) 【实验拓扑】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指导四:交换机端口聚合实验 第2页/共9页 【实现任务】 1、参考上图构建实验网络拓扑(配置两个交换机的模块,配置各PC 机网络接口、连接设备等); 2、完整、明确的标注端口及配置信息; 3、在交换机(Sw itch A)上配置VLAN 10,并将其F1/1 端口划入VLAN 10 中; 4、在交换机(Sw itch B)上配置VLAN 10,并将其F1/1 端口划入VLAN 10 中; 5、对交换机(Sw itch A)进行端口聚合配置,创建端口聚合链路1,并将该交换机的F1/2-3接口加入到端口聚合链路1 中; 6、对交换机(Sw itch B)进行端口聚合配置,创建端口聚合链路1,并将该交换机的F1/2-3接口加入到端口聚合链路1 中; 7、通过VPCS 虚拟机,为每个PC 机配置IP 地址; 8、在两台PC 机间进行连通性测试(相互可以ping 通且链路状态稳定); 9、断开链路Sw itch A(F1/2)—> Sw itch B(F1/2)或链路Sw itch A(F1/3)—> Sw itch B(F1/3)中的任意一条后,再次对两台PC 机进行连通性测试(相互可以ping 通,但会出现延时且链路状态不稳定)。 【实验步骤】 步骤 1 . (1) 按照上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图 注意:利用“图标管理”功能配置的交换机用 c2691 的IOS 进行模拟。 (2) 配置模块 右键点击交换机(Sw itch A)图标,选中“配置”→“插槽”,进行如下图设置后,点击“OK”;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