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普通果的形态、生活史观察 实验日期:2014年3月12日19:00---22:25 温度:19℃ 压强:82.76Kpa 班级:12生物技术 姓名:熊东 学号:20120322210 一、目的 1 .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特征;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处理方法和技术。 2.掌握果蝇的基本特征及鉴别雌、雄果蝇的方法,熟悉常见突变型;了解果蝇生活周期特征及各阶段的形态变化。 3.掌握实验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4.掌握果蝇的麻醉方法,熟悉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果蝇的形态特征。 二、原理 果蝇(fru it fly )是双翅目昆虫,属果蝇属,广泛存在于温带及热带地区,主食为腐烂水果中的酵母菌约有 2500 个种。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 1. 饲养容易。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2. 生长迅速。十二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 400~500 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3. 染色体数少。只有 4 对。 4. 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5 . 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6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发育时期。 7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3 0 ℃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一般在20-25℃下培养最为合适。在适宜的温度下,大约经过 10-15 天即可繁殖一代。 8.果蝇染色体组成 果蝇为二倍体 2n=8。核内有丝分裂:不涉及细胞分裂和核分裂的染色体分裂方式。体联会:一些特殊的体细胞中(如果蝇唾腺细胞)的染色体经多次复制却不分开,依旧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就象减数分裂中的联会现象一样。染色体组:来自二倍体生物的正常配子的所有染色体。连锁群:来自配子中的每条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雌雄基因平衡理论:对果蝇而言,X 染色体上有决定雌性的基因,常染色体上有决定雄性的基因存在,其比值决定果蝇的雌或雄,Y 染色体只与育性有关,而与性别无关。 9.果蝇的性别决定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 XY 型,Y 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上不起作用,只与育性有关。含有Y 染色体,可产生正常的配子,不含 Y 染色体,则配子不育。性别决定与性比值(性指数)有关。 X/A=1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