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验 室 危险源的辨识 据悉,在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已经增加了安全和环境保护这两个要求。可见实验室安全问题多么重要,如何识别实验室中的危险源也是一门必修课,比如不知什么时候气瓶漏气遇明火爆炸了,有机反应操作不当会引起突发事故,试剂处理不当出事了等等。。。。。一旦不重视,实验室就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本文帮你了解实验室危险源都有哪些,如何针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等问题。。。。。。 实验室的危险源是指什么? 危险源是指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实验室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引发事故的原因对实验室内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工作环境不良。 2、化学性危险 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 3、行为性危险 操作失误、管理不善。 人为因素引起的实验室事故比例为 98% 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包括放射性物质等,有些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或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实验设备在运行中也存在诸如光、电、热、射线、高压气体、电磁波等,这些都可以被列为危险源。 以上危险源的存在,决定在围绕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火灾、毒害爆炸的发生。人是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的主题,各种环境因素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为 98%,对于参与实验室活动的人进行培训和控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如何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 为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实验室应开展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 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害;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 如何有效进行危险源的控制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实验室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 首先为防止试验室内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