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及控制八年级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六年级是预备,七年级是基础,八年级是关键,九年级是冲刺。转眼间,我所任教的04届(3)班已经平稳地度过了预备期和基础学习阶段,进入关键的八年级了。初中生处于少年期,是人心理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而八年级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后期,少年期的特征更为明显。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自己心里觉得自己长大了,渴望摆脱老师家长的束缚,可是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了解依然贫乏,所以这一时期孩子的典型表现为:半幼稚与半成熟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觉性与冲动性相矛盾,在思想上、心理水平上的发展出现个别差异,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明显。因此,把握好学生,控制两极分化,是初二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在应对和控制八年级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上,我有如下几点心得:第一、肯定学生,激励自信。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我本自卑。意思是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卑的一面。尤其是处于少年期的学生,他们开始关注他人个性品质的评价,也开始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评价。但是,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以及绝对化、极端化的倾向,并且这种评价取决于老师、集体的评价。于是,当受到挫折和指责时,会产生自卑、沮丧、出现低估自己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自卑,通常表现为不愿与同学接触,不爱和大家讨论问题,甚至同学之间一句玩笑也会引起内心不安与羞愧。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观察学生动态,积极引导,提高学生自信,使学生从自卑的阴影中爬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一至六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们宣布:"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它学生会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罗森塔尔的这种实验效果称为期望效应。也就是说,作为老师首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求,不管他在初一的成绩如何。因为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重要,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如果有适当的表示,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会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比如我班大部分男同学都不善于表达自己,性格较内向,学习成绩也相对落后,他们遇事总是退缩,让女生冲在前面,自己能逃避的就逃避。其实他们不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是由于自卑,缺乏必要的自信。针对这一特点,本学期,我顶着月考的压力,带领全班同学承接了学校英语节大合唱这一艰巨的任务。我在事前和全班同学说:“我们已经八年级了,英语节的大合唱从六年级到七年级,我们班级一直优胜,现在,学校把大合唱交给我们班,是对我们班的肯定和信任,大家愿意接受这一任务吗?”同学们很兴奋,都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2说愿意,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我又说:“大合唱排练和月考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你们能够在不影响月考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吗?”同学们回答:“能够。”但是声音明显小下去很多,只有几个很出色的女生昂着头,大部分男生已经低头不语了。我装做没看见,故意很高兴地说:“好,我就知道我们八(3)班的同学个个都是最棒的!”这时,有几个低着头的同学把头抬起来了,目光中似乎多了点勇气和自信。于是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参加,只要是参与演出的同学都得到了我的赞赏和夸奖,让学生们从老师的言语中知道“我能行,我很棒”,大大提高自信心。在以后的排练和演出中,虽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虽然我们班级的月考成绩不如期中考试,但是我看到了站在台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昂首挺胸,自信地歌唱,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一些同学在歌唱中找到了自信。一个表现较差的同学在周记中写到:“听到台下同学的掌声,我知道我成功了,看来我也能行。”所以老师要相信每个孩子,也要多给他们机会,提高自信心。第二、积极引导,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没有积极情感的加入,认知活动就变得苍白无力。六年级时,作为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新生,学生们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