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与书画纸的辩识(达夫编撰) 宣纸——我国 手工纸中最著名的一种,它与浙江湖州的毛笔、安徽屯溪的徽墨和广东肇庆的端砚一并被誉为中国的“文房四宝”,驰名海内外。1981年主管文房四宝的轻工业 部二轻局发文通知全国:“„„除安徽泾县用青檀为原料生产的名纸称作宣纸外,其他地方应使用书画纸为名,以免影响宣纸声誉”。确实,正宗的宣纸只在安徽泾 县生产,工艺独特,产量不大(红星宣纸集团 2009年的产量在 580吨-620吨之间),是书画家们喜爱并珍视的书画创作用纸。另有一种外观与宣纸非常相 像的则是普通书画纸,两种纸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吸墨性(生纸)。时至今日,众多书画爱好者对二者的实质性区别与认识几近空白,宣纸经营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情况 甚为严重,不少厂家仍在“书画纸”上盖上“宣纸”的鉴印,蒙骗消费者,以获取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长期以来,消费者一直被蒙在鼓 里,往往上当受骗。 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原料成份;二、制作工艺;三、使用效果;四、保存时间。 宣纸的原料是 青檀树皮(安徽省是青檀树的主要产地)和沙田高杆稻草(处理后俗称燎草,在宣纸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这种原材料配比已沿袭近千年,至今不变。宣纸的 制作过程分两个阶段:原料制作和纸张制作。原料制作的特点在于:生产周期长,制作工序多。采集到的青檀皮和稻草先要用山泉水浸泡,经石灰浸渍、蒸煮、拣 选、摊晒,加上日晒雨淋,露天漂白等自然加工,使每一根青檀皮,每一根稻草都洁白如棉,柔而有韧,原料制作方告结束。仅次一项就需耗时8—10个月。可以 说,宣纸的独特,首先在于它的原料独特。纸张的制作工艺,自唐代以来一直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采用竹簾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火墙烘烤干燥;在检验工序,更 是逐张目测手检。宣纸之所以倍受书画家的青睐,就是因它具有其它纸类无法与之相比的润墨效果。由于采用特殊的工艺和特殊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因而有吸附墨 粒、扩散墨液、水走墨留的独特效果。宣纸的润墨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润墨匀称,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画家们在作画时,这种“墨分五 色”的层次感尤为重要。二是数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不糊不漫,能充分展示线条笔力之美。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不仅如此,宣纸 在着墨后,由于自身的青檀皮纤维分布均匀,不含杂质,从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