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在学习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知识量大 高中三年,一共要开设十几门学科:政治、历史、地理、语文、外语、数学、化学、物理、人口学、生物学和体育等必修课。每门学科的知识量都很大,例如,物理要学习电学、光学、热学、力学、核物理等部分,几乎涉及了人类总结出来的全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高中还要开设一些发展特长,加深、加宽知识面的选修课和各种课外活动。这些都使高中成为求学时代获取大量知识的重要阶段。 (二)难度大 高中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很强。许多知识是经过不断 “提纯”,再加上“浓缩”而成,抽象概括水平要比初中高得多。例如,哲学中的三大规律;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规律;生物学中的“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三大规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等等。由于教材的抽象概括性强,不少高中学生适应不了,认为太枯燥,太难懂。高中课程的难度大还表现在学习进度快,如果跟不上进度往往会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现象,给学习埋下危机。 (三)综合性强 到了高中,要理解和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科的知识,“单打一”不灵了。例如,学习高中生物学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多样性时,就要用到数学中“相异元素可以重要的排列”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学习DNA 的结构时要用到化学中氢键的知识;学到物理的“斜抛物体的运动”时,经常要用到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科没学好,往往会影响波及好几门学科的学习。其中尤其是语文和数学对各科的影响最大。 (四)系统性强 高中的学习是初中学习的深入和发展。例如,没学过初中的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卫生学,学起高中生物学来就很困难;没有学过初中的化学,高中的化学就听不懂;没有学好初中的物理,学习高中的电学、力学就困难重重。而初中阶段,很多学科是新开设的,与小学的学习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初中的化学、物理、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学课程,小学虽然也学会过一点,但只是常识性的,小学学得不好,对初中的学习不会带来很难逾越的困难。有些学生到了高中后,学习水平很难提高,甚至发生严重的掉队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的知识没学好,拉了高中学习的后腿。至于高中三年所学的知识,系统性就更强了,一步落后,就容易造成步步落后的被动局面。 (五)理解性强 高中阶段的学习,在知识的理解上要求很高,不动一番脑子,就很难掌握基本概念的实质和范围,更难以抓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