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领导讲话稿的五个“抓手”范文 写好领导讲话稿的五个“抓手” 一、从环境角度找由头。文章开头难,讲话稿更是如此。一篇讲话稿有没有新意,领导满不满意,听众想不想听,好的开头特别重要。好的开头不仅是指内容上的“新”,不落俗套,还包括形式上的简练、平易,领导总不能一开口就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讲话着与受众都需要一个适应、过渡的过程。此外,从意义生成方面来说,好的讲话稿的开头还为整个讲话定下了基调。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好“由头”,既能一下子抓住听众的心,又像剥蚕茧一样,找到开头丝后就能不绝如缕地进行下去。当然从环境角度找比较容易,也容易出效果。比如自然环境里天气的变化、时节的更替、演讲地点的方位与环境,比如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来就“物之感人”,激荡着听众心胸;把它引入讲话之中,是很自然的事,如果稍加点拨,更是画龙点睛,这在我国的诗歌创作里叫比兴手法,即使环境描述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也能起到“暖场”的作用;如果有一点象征的意味,那就更妙。 二、从受众角度寻灵感。讲话是一种现场感很强的活动,无论从讲话的目的,还是从讲话的过程、讲话者的亲身感受,都可以说讲话是围绕受众进行的,也就是说,讲话是直接指向受众的,是让台上、台下的受众用耳朵去听,用掌声去评价,用心灵去感受。所以,在起草讲话稿之前,必须明确讲话的受众包含什么样的人。 只有从受众角度出发,你才能知道他们在关心什么,想些什么,才能揣度他们在听的时候将会有什么样的反响。你才能有所触动,有所启迪,有所思考,有着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此时,你不仅能够明确在什么地方该写些什么,不该写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还能让你准确地把握住讲话的感情节奏,即使在词语枯竭、思绪中断的写作过程之中,也能得到创作的灵感,将支离破碎的材料用情感的线索连接起来。 三、从领导角度看问题。讲话是围绕看受众进行的,是指要考虑到受众的现场感受,不是说要被受众牵着鼻子走。讲话的主导者是讲演者,讲演是有目的性的,这个目的也是讲演者的目的;讲演者是理性的,即使在演讲时情绪最激烈的时候。所以,在写作讲话稿时,要学会从领导角度看问题。 领导看问题,特点是:第 一、比一般听众看问题宏观、全面、深刻,比专家看问题现实、具有可操作性,所以讲话稿不要搞得太深奥,也不能太口语化,语言表达尽量规范、平妥。第 二、在不同级别的领导共同发言时,要从自己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