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退六腑的操作方法与主治作用 第一节 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往返移动,称推法。推法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等。 要求:用力柔和,平稳均匀,大约每分钟 200 到 300 次为宜。 作用: 补虚泻实,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第二节 拿法(原文有错误,欢迎大家修正) 以拇指或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可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 要求:徐徐用力,稳而持续。 作用:镇静安神,疏经活络。 ===拿法=== 》动作定义:用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的罗纹面对称用力提起并捏揉的手法。 》动作要领: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 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动作要求:操作时,用劲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缓和而由连贯性。 第三节 按法 以拇指或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可分为指法和掌按法。 要求:徐徐用力,稳而持续。 作用:镇静安神,疏经活络。 第四节 摩法 用掌、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做环形移动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要求:手法轻柔,用力均匀,每分钟120到160次。 作用:宽胸理气,清热化痰,和胃降逆。消积导滞。 第五节 揉法 用指腹、掌紧贴某一部位回旋揉动称为揉法。可分为指揉法和掌揉法。 要求:动作柔和,用力均匀,快慢适宜。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食。 第六节 运法 用指腹于一定部位上,作弧形移动称为运法。 要求:动作轻缓,每分钟80到120次。 作用:和中健脾,清热除烦。 第七节 掐法 用爪甲重刺激穴位称为掐法,可分为单指掐和双指掐。 要求:用力适宜。 作用:醒脑开窍。 第八节 捏法 捏法是手指相对用力于一定部位上捏起肌肤的动作。可分为两指捏和多指捏。 要求:用力适宜,部位准确。 作用:清热解表,开通闭塞。 附:捏脊疗法 捏脊法系以捏提手法为主的复合性动作。 操作要领:用指腹相对着力于脊柱两侧自龟尾捏、提、捻、推至大椎。捏起皮肤的多少要适宜,动作要连贯。 作用: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小儿推拿按摩除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全身各部,尤以两掌为多。穴位的形状不仅有“点”,而且还有“线”和“面”。 第一节头面部 1、攒竹(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