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篇:学会做事抓重点心平气和、头脑清晰、心有主宰、生活有条理、做事有次递,才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关键。亲子教育也不例外,父母的生活习惯,做事习惯,性情习气是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关键,这一点又是家长容易忽略和做不到的。做事有效率,有方法,是一个人有智慧的体现。让孩子学会在善恶事实中分辨选择,在轻重缓急中学会取舍,在众多的事情中学会抓重点,依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次序做事,把事情交给孩子,让他自己负责,寻找解决的方法,从小炼就孩子有自我负责、自我管理、自己计划做事的能力。亲子教育,要遵守伦理道德的人性,要讲究教育的方法艺术。因此,为人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和能力,掌握艺术的方法。不论你是想亲子教育成功,或是想培养孩子具有一项能力,你都要首先学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是亲子教育成功的首要必备的先决条件,沟通和交流不畅,不外乎以下几种障碍。第一是知识的障碍。一个人之所以会绝望、堕落、厌世、自暴自弃戾等都与日常生活接受的知识信息有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顺应伦理大道发展的美好理想,都需要我们的父母、师长首先保护好孩子纯洁的心灵,防止各种垃圾文化对孩子心灵的污染。第二是感情的障碍。感情的障碍指我们的情绪,例如:很多家长也知道自己耐心不够,也知道怎样做对孩子有益,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效的方法落实不到亲子教育的行动上。我不客气地说:现在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一直在说着错,错着做的对待我们现在的孩子!第三是父母能力的因素。孩子做事“慢”,很可能父母就有“慢”的习惯。现代的父母,常因工作、事业等原因天天忙忙碌碌,如果是生活没有目标,做事没有计划,那务必对任何事都得迎头赶上,不然就常常会使家庭、事业、孩子乱作一团。特别是遇到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谐,孩子不听话时,家长更是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对孩子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把一个无辜的孩子搞得坐着不是站着歪。比如说在孩子的功课方面,平时孩子对学习没有实行系统地有效地管理和教育,当成绩下降或成绩停滞不前时,不是先找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学习计划,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是不顾效率如何,一味地催逼、填鸭式地补习等,对孩子不停地唠叨:“好好学习,听见没有。”放学一进门,就说:“赶快做作业!”早晚两头的时间又是把老师请到家里补习功课。星期天、节假日再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天哪!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孩子满脑子都是学习,孩子成了分数的“奴隶”,听腻了“学习”二字,厌倦了学习。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假装着多学习!结果连基本的功课都学不好。你不信,请仔细想一想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孩子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为什么父母催得越急,孩子越不听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很聪明而常常学不会?为什么我们天天对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则孩子越来越厌烦学习?这里答案有以下几种:一、错位的管理就是说,我们的父母该管的时候不管,他们往往以种种原因和理由来解释,如:工作忙,应酬多啦,人生在世不能活得太累啦,也要让自己去娱乐娱乐啦,等等。管理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也是造成孩子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二、不注意效率没有效率的付出是没有价值的付出。在此,我除了提醒家长要对孩子早管、主动地管、适时地管之外,还要向你们提出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专而不广、精而不多、持之一恒、坚持不懈。三、学习落实《弟子规》首先要从父母自身做起。我常常看到家长不能及时兑现对孩子在时间上的承诺。比如,妈妈说:“小峰你等着,妈妈一会儿就来。”结果孩子等了半天,也不见妈妈过来,不但让孩子失望,同时也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时间。有一次,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一位妈妈把钥匙交给孩子,对孩子说:“站这儿等着,妈妈上上楼就来。”结果一个钟头过去了,仍不见妈妈的踪影,孩子急得团团转,等妈妈回来时,已是晚上10点钟了,孩子的两个眼皮直打架。这只是一个特殊而普遍的典型事例。记住生活中对孩子甚至几分钟的超时误点都能产生不良的后果。父母要做到守时,做事环节简炼,不说废话,生活有次序,起居有规律,做事不拖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