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科研型教师—市政治教师全员培训有感起初,我对桐乡市教师全员培训的举措感到不理解,甚至是持反对态度。对我本人来说,理由如下:我拥有七年的实际教龄,教学经验比较多;工作四年之后,又全脱产读了三年的研究生,专业知识丰富;教学任务既紧又重,培训耗时耗力,等等。所以我认为,整齐划一的大规模培训不一定达到效果,惹来大多数老师的满肚子牢骚倒是有可能。通过聆听三个阶段近二十场次的名师讲座,让我感受颇多,收获很大,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从感觉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必要性到提高自己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迫切性,从高考备考策略的获得到如何成为一名试题命题者,从人际关系的培养到新课改新理念的学习,从见识学者型教师的风采到体会出做教师的幸福感,等等。现在想来,我真得衷心感谢桐乡教育局组织的这次全员教师培训,它让我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规划我的教师人生,为我的教书生涯指明了努力的前进方向。一、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停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三年的系统专业学习,让我拥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七年的教学实践,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经验。我曾认为,凭我现在的专业素质,教授好薄薄的高中教材,应对那些高中生应该不成问题。通过聆听《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优秀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问题》和《教师专业成长:原理和策略》几个讲座,让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一刻也不能停。拥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不足以成就一名优秀教师。教师个人的知识构成,除了学科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实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和案例性知识等。专业化教师除了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外,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更是提升的重点。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看本专业内的书籍,而且要多看教育学、当代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书籍,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反思自己,原理类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懂得太少,教育思想混乱和贫乏。拥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只是一名经验型教师。这与学者型教师的差距太大,更别说和智慧性教师比较。回顾我的七年教学生涯,课上的还行,也有不少出彩的课堂。结合那些学者型名师的讲解,仔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的最大遗憾是我所有的课都是无意识的和盲目的,背后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这是我在教学和科研上停滞不前的原因。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注定我只能是一名工匠型教师,这是没有前途的。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新世纪的呼唤。学生的要求、社会的期待、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等原因,使教师职业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是实现教师持续发展,增强职业竞争力的需要。对我自己而言,最紧迫最急切的事情是系统地看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充实原理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使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到自觉有意识。二、让教科研成为一种习惯我曾经认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应做到两点:第一、作为任课教师会教书,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第二、作为班主任会管理,营造班风学风引领学生成长。科研,那是大学教师的事情,高中教师还能搞出什么科研。因此,成为既会教书又会管理的老师成为我的工作追求。到浙江工作以后,我明显感觉到浙江和河南两省份对高中教师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同:在河南,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个人的爱好,没有强制性;在浙江,校本教研因行政化而最终形成一种氛围。为了评职称、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等,也为了交差,也有出于科研的爱好,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成了教研科研的主体。可喜的是,一批学者型教师产生了,科研助教学取得进步。一些成功的学者型教师并没有接受系统的科研培训,教研科研却搞得有声有色。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让我懂得做科研的一些套路,但是在科研上却无动于衷,没有作为。别人能做成的事情,我一定也能做!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成为我的职业追求。在政治教师全员培训会上,我领略了多名科研型政治名师的风采。教科研给他们带来的职业幸福感也让我的内心汹涌澎湃起来。杭州十四中黄津成教师的讲座《建构个人实践理论,努力做学者型教师》给我启示更多,启发更大。例如,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理性指导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