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个关键因素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零点调查发布的《2005 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普及率仅为 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最近成为两会和国人议论焦点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怎样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当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我看来,能否对文化进行刷新正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有人认为,经济建设应该先于文化建设,有了经济基础才能种植文化的根苗。这种将经济与文化机械分割的说法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实际上二者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将导致社会的失衡。只有生长在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经济才是稳固而可持续的,gdp 本身的增长并不必然增加人们的幸福感,物质的增长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养分。 没有既根植于悠久的民族传统,又吸收世界先进思想的文化根基,再庞大的经济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沙滩楼阁,总有难以为继,轰然倒塌的一天。 在历史上我们常见到强大的帝国因文化上的保守而走向没落,却很少看到掌握了先进文化的民族长久处于贫困之中的,因此可以这样说,经济落后并不可怕,文化的停滞不前才是致命的。如果把新农村建设仅仅视为物质化的盖别墅、修马路,那未免贬低了中央这项决策的战略意义,能否在农村地区造成一种新的文化,能否让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这才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