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请考生注意:1.请用 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 0.5 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清明二绝(注)陈与义其一街头女儿双髻鸦①,随蜂趁蝶学夭邪②。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③一树花。其二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④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注):宣和四年(1122),诗人官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诗人名震朝野,众目所瞩,也有些许迹像看来于已不利。见赏之后,谪监陈留酒税之前,诗人写下这首诗。①双髻(jì)鸦:又称双鸦,少女头上的双髻。鸦:比方黑色,形容妇女鬓发,所谓“双发若鸦”,“云鬓堆鸦”。②夭(妖)邪:袅娜多姿。③来禽: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众禽,故名。④了:了结,度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描绘的是清明佳节人们户外踏青、游春、欢乐嬉戏的美妙情景。整首诗词句清丽,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B.第一首诗中用一“作”字将东风拟人化,催开了一树树争奇斗艳的花朵,点缀清明节。C.第二首诗中的“百媚生”,语取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以人拟物,更见出杨柳春意。D.第二首诗中,与墙外市井之声的喧闹相反,诗人却自称“病夫”,而且拘谨端坐,突出作者的谦虚。2.两首诗歌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诗句赏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_____________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谐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 ),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_____________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在戏曲表演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