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传统音乐教育如何传承“乐感”文化许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伴随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展,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要。传统音乐有助于审美修养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注重心与乐的相通相融,追求音响的虛淡空灵,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理想人格的养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回顾我国百余年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展现出的是一条“西乐东渐”的进展脉络。总体而言,传统音乐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切音乐行为、审美思想均由西方标准来评判,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化探讨挖掘。传统音乐教育功利性现象凸显。学校传统音乐教育近年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追求奖项、等级等的“锦标主义”思想驱动下,许多学习民乐的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技术,却缺乏神韵。传统音乐教材建设有待完善。近年来,虽然音乐教材中已经加大了中国音乐部分的内容,但传统音乐的总比例仍然偏低。1995 年 12 月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会议,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只有立足于文化视角,选择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的优秀作品,并将其进行合理的教材化、课程化,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进展。中国的传统音乐,几千年来均始终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种方式在近代则被学堂乐歌所取代,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几已销声匿迹。但事实上,“口传心授”不仅并不落后,而且是一种富有制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口传心授”既强调直觉的整体把握,又强调传授者和继承者双方之间的心灵沟通,通过音乐的直接唱、奏以及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手段,继承者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