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知识汇总――八大减值准备 项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1.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①计提八项准备,有三个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投资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投资收益;一般长期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 ②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中,“八项准备”只列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余都用相应资产的净额列示,如短期投资项目,用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是从形式看,如果在资产方要将各种减值准备全部列出,则左边要增加约 16个项目,资产方和权益方不好排列;二是从实质看,企业容易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所谓秘密准备,是指不需计提准备时,企业根据操纵利润的需要,而计提的准备)。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随意操纵利润,要求企业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从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各种准备的计提过程。既然在明细表列示了各种准备,当然就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 ③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的抵税问题 计提八项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根据税法规定,其中的“7.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不能抵税,只有“0.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才能抵 2 税,即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应收款项5‰以内部分可以抵税。八项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当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进行处理。 一、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 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②若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收回,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③预付账款,到期收不回货物,预付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的方法 ①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期末按应收款项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 ②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③销货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