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专项练习一、基础知识1.填空。(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__家。字____,自号____,又号____,著有《》(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1)环滁()(2)蔚然()(3)得之心而寓之酒()(4)风霜高洁()(5)宴酣之乐()(6)非丝非竹()()(7)苍颜白发()(8)颓然乎其间()(9)树林阴翳()4.翻译下面的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文:(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二、课文理解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后一层介绍。(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和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环滁皆山也。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而乐亦无穷也。F……故自号曰醉翁也。G庐陵欧阳修也。①表示判断的语气:()②表示解释的语气:()③表示肯定的语气:()④表示结住一层意思:()3、作者到底都“乐”些什么呢?请找一找,写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醉翁亭记专项练习一、基础知识1.填空。(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__家。字____,自号____,又号____,著有《》(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1)环滁()(2)蔚然()(3)得之心而寓之酒()(4)风霜高洁()(5)宴酣之乐()(6)非丝非竹()()(7)苍颜白发()(8)颓然乎其间()(9)树林阴翳()4.翻译下面的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文:(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二、课文理解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后一层介绍。(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和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这两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