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务 员 考 试 常 识 判 断 人 文 历 史 常 识 : 古 代 文 化 、 古 典 、 戏 曲 一 、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一 )年 龄 称 谓 襁 褓 : 未 满 周 岁 的 婴 儿 ; 孩 提 : 指 2~ 3岁 的 儿 童 ; 垂 髫 : 指 幼 年儿 童 (又 叫 “总角”); 豆蔻: 指 女子十三岁 ; 及笄: 指 女子十五岁 ;加冠: 指 男子二十岁 (又 称 “弱冠”); 而立之年 : 指 三十岁 ; 不惑之年 : 指 四十岁 ; 知命之年 : 指 五十岁 (又 “知天命”、 “半百”,); 花甲之年 : 指 六十岁 ; 古 稀之年 : 指 七十岁 ; 耄耋之年 :指 八九十岁 ; 期颐之年 : 一 一 百岁 。 (二)明清科举考 试 (起于隋代 ,盛于明清,清光绪 31年 废止) 1.等级 院试 (又 叫 “童 试 ”,县级考 试 ,童 生参加,考 上为“生员 ”,即“秀才”); 乡试 (又 叫 “秋闱”,省级考 试 ,生员 参加,考 上为“举人 ”); 会 试 ( 又 叫 “春 闱 ” , 国 家 级 考 试 , 举 人 参 加 , 考 上 为 “贡 士 ” ) ; 殿 试 ( 国 家 级 考 试 , 皇 帝 主 考 , 贡 士 参 加 , 考 上 为 “进 士 ” 。 其 中 ,第 一 名 叫 “状 元 ” , 第 二 名 叫 “榜 眼 ” , 第 三 名 叫 “探 花 ” ) 。 2. 内 容 四 书 、 五 经 等 , 规 定 文 章 格 式 为 “八 股 文 ” 。 二 、 中 国 古 典 十 大 悲 、 喜 剧 中 国 古 典 十 大 悲 剧 : 《 窦 娥 冤 》 一 一 元 朝 关 汉 卿 ; 《 赵 氏 孤 儿 》 ——元 朝 纪君祥; 《 精忠旗》 ——明朝 冯梦龙; 《 清忠谱》 一 清朝 李玉; 《 桃花 扇》 ——清朝 孔尚任; 《 汉 宫秋》 ——元 朝 马致远; 《 琵琶记》 ——明朝 高则诚; 《 娇红记》 一 明朝 孟称舜; 《 长生殿 》 ——清朝 洪异; 《 雷峰塔》 ——清朝 方成培。 中 国 古 典 十 大 喜 剧 : 《 救 风 尘 》 ——元 朝 关 汉 卿 ; 《 西 厢 记 》 ——元 朝 王 实 甫 ; 《 看 钱奴 》 ——元 朝 郑 廷 玉 ; 《 中 山 狼 》 ——明 朝 康 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