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承 担 着 培 养 人 的 历 史 使 命 ,它 使 每 一 代 人 都 能 全 面 地 掌 握 前 人 的 精 神 文明 成 果 , 作 为 他 们 创 造 历 史 的 起 点 。 儿 童 背 着 书 包 进 校 门 , 是 作 为 接 受 者 来 承 继前 人 的 历 史 文 明 成 果 的 。 但 面 对 具 体 教 育 现 状 , 令 人 感 到 焦 灼 不 安 的 是 现 在 的 校园 内 弥 漫 着 严 重 的 厌 学 情 绪 。 那 些 厌 学 的 孩 子 对 学 习 感 到 乏 味 , 提 不 起 兴 趣 , 上课 精 神 涣 散 , 注 意 力 不 集 中 , 消 沉 、 不 安 、 逃 学 、 懒 学 并 想 辍 学 , 甚 至 以 自 杀 的方 式 来 逃 避 烦 恼 。 厌 学 现 象 的 存 在 , 不 仅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的 学 业 和 成 长 , 而 且 也严重 阻碍了教 学 工作 的 顺利开展。 因此, 消 除学 生 中 普遍存 在 的 厌 学 现 象 , 帮助学生 克服厌 学 心理, 就成 为 摆在 我们 教 育 工作 者 面 前 的 重 要任务。 一 、 小学 生 厌 学 的 原因 1 .社会因素 (1 )低俗文 化的 传播当前 , 社会上 存 在 各种各样的 社会文 化思潮, 其中 有高尚健康的 , 也有低俗消 极的 , 它 们 对 学 校 教 育 产生 了强大冲击。 由于小学 生 的 年龄特征决定了他 们 活泼好动, 易接 受 新事物、 易受 外界影 响 , 而 又缺乏 较高的 是非分辨能 力 , 思维水平还不 够全 面 深刻, 行为 易冲动。 因此, 他 们 对 社会中 流行的 时髦的 表层文 化思想 和 行为 方 式 更易接 受 和 模仿, 而 这些 东西往往与学 校 教 育的 要求和 社会所倡导的 健康的 文 化思想 相违背 。 当低俗文 化成 了学 生 的 追求时,他 们 必然会放松对 学 习 的 追求和 兴 趣 , 而 沉 溺于低劣的 影 视节目及游戏机、 网络文 化的 欣赏之中 。 据调查发现 , 厌 学 症患者 一 般都 崇尚低俗文 化。 (2 )读书 无用论的 兹生 漫 延, 使 许多不 明 事理的 人 和 一 些 目光短浅的 人 也认为 读书 无用。 另外, “打工热”的 兴 起 也使 一 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