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局2 0 1 0 年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 开题报告 高新区教研室 二 0 一一年一月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成都高新区教研室小学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生学习评价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小学教学具有直接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影响学生未来发展;评价的目的、目标体系和方式方法等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 (一)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 2 0 世纪 8 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重新思考和定位,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日益清晰地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当前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呈现如下特点:(1 )强化质性评价,但并非是对量化评定的简单否弃。(2 )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强调评价不是为了确定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让其在现有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3 )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结合,不忽视从整体上做出感受性评价。(4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随着新一波教育评价理论的兴起,质性评价的发展,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应用与推广,新兴教育评价理论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使教育评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学生评价,存在与教育评价发展不相符的种种问题。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而提出的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提出的综合学力考查和质量综合评定等,以及在小学尝试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评价;部分地区还试行实验技能考查,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纸笔考试等有益尝试,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这些探索多是浅层、微观和零散的尝试,尚未根本性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非促进学生发展; 二是评价内容过多突出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考评; 三是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 四是评价方法以纸笔考试为主,过多突出量化结果,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