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_第1页
1/21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_第2页
2/21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_第3页
3/21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邓从新 马咏梅 科学课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人才资源、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从空间上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一) 校内资源 教师是科学课程中最关键的资源。 实物资源包括科学教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利用这些资源,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信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它的取得主要来自教材、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和公共信息网。 (二) 校外资源 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星空、田野、森林、河流、各种动植物,以及家庭、社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厂矿企业等,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 社会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共同推进科学教育的实施。 发挥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教育的主要作用,聘请科学技术领域的有关专家做科学学术报告,参与课堂教学指导。 发挥社区、科协和科普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设立定点、定时、定人的科学教育基地,便于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参观和学习。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特性 生活性。即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且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 探究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开放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应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学生探究学习可以在课内或课外,探究场所可以是学校、家庭或社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并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和建构,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经验、发展能力、建构价值,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所以,学习无限的丰富性和课程创造性的实施所需支持性资源的开发更多地依赖教师和学生,以学校为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效益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在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参与性原则。课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