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热点教育部禁止教师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据多家媒体报道,教育部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 QQ 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此举不乏支持者,但也有人提出是否“一刀切”的质疑。有家长表示,对老师在线上发布作业让家长对照检查的做法表示欢迎,但反感老师临时在线上布置作业,甚至布置没有家长“辅导”或“代劳”,孩子很难完成的作业。对于到底该不该在微信、QQ 上布置和提交作业,成了困扰老师和家长的一道教育难题。其实禁用手机留作业的说法由来已久,只是在近日进行了“官宣”。早在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 QQ 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只是公布提案办理情况而已。人们之所以激烈讨论是出于对教育的关切以及政策骤降的不适。在很多地方,老师用手机在家长群里布置和提交作业早已司空见惯,往日习惯了的社交型教育桥梁就这样被截断,人们不适应也在情理之中。时论短评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家长们所反对的是某些学校教育的不彻底,把负担推给家长,甚至推给社会培训机构。这一禁令的出发点在于减轻家长负担、强化教师责任感,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实际上,这一禁令却引发了很多人的误解。禁令禁止的是通过手机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而不是禁止在群里发布作业内容,更不是禁止使用微信群。微信和 QQ 的广泛使用,方便了家校合作,家长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如指掌,孩子不用再费心费力去记作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不利于孩子自主、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写作示例教育,自始至终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禁止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旨在让家长和老师回归自己的角色。教育应该充满理性,讲求方式。春晚小品《占位子》相信引发了很多人强烈的共鸣。教室被分为“学霸区”“休闲娱乐区”“养老区”,几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占领“C 位”,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来说比“座位”更重要的东西。分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汇成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合力,这2对孩子的教育来说至关重要。节地生态葬:从“厚葬示孝”到“归于自然”一项消耗小、污染少的安葬方式——节地生态葬,近年来在多地悄然出现,得到许多人认可并因其“叫好又叫座”而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殡葬方式。“以树代墓”,为子孙留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