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敦是世界石油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一些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个人认为,休斯敦成功转型,核心是抓住了机遇,抓住了关键。(一)充分利用优越的资源和地理条件,发展城市经济休斯敦位于墨西哥湾畔平原,地势平坦,腹地广阔,陆上交通便利。休斯敦紧邻着的加尔维斯敦市,早先有一个港口,19 世纪时,两市分别作为得克萨斯州内陆和水路的交通枢纽,这种格局使得休斯敦很难再建港口。但是 1900 年 9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给加尔维斯敦市以致命打击,海啸摧毁了那里的港口,于是建港口的问题被重新提出。恰在 1901 年休斯敦发现了石油,可观的石油产量成为在休斯敦建港的一个充足理由。于是在商会的积极游说之下,联邦政府先是同意资助休斯敦修建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 80 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1913 年,又批准休斯敦建立了一个人工港口,这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上交通问题迎刃而解。休斯敦运河及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传统商品的贸易数量增加,贸易辐射能力增强。其次,港口的建成极大吸引了新兴的石油业和相关工业在运河区投资设厂。第三,港口的建成带动了相关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正是港口和运河,使休斯敦从一个小康的木材与棉花集散地,变成美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且不断成长为石化工业重心所在。现在休斯敦港已是仅次于纽约港的美国第二贸易大港,对休斯敦来讲是“城镇造就了港口,港口发展了都市”。(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休斯敦优势产业的发展遵循了市场导向。这首先表现在与国内市场需求相吻合而形成的休斯敦三次石油产业发展的高潮上,正是市场的需求刺激了石油业的发展,而石油需求又推动了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同时,休斯敦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降及石化行业的大萧条使休斯敦严重依赖石油工业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面对严峻的形势,休斯敦在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尽可能延长开采年限的同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开发替代产业,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依靠已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如港口贸易、制造业、航天中心、医疗中心等,促进机械设备和各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生物医药研究、研发实验室、工具器械、信息设备、人体器官化学、金属加工研究、办公室设备和计算机、发动机和建筑设备、油气运输设备等。到 20 世纪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