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食谱(2):1800 千卡食谱(蛋奶素)虽然内源性尿酸占据血尿酸的大部分,但考虑到尿酸排除能力下降的问题,食物的嘌呤含量仍然值得关注。而且,对动物性食物来说,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过高,不仅仅意味着身体的尿酸排泄压力,更多地还意味着膳食结构不合理,而这是促进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先要知道,嘌呤是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所以细胞越密集的生物组织,嘌呤含量就越高。那些没有细胞结构的食物,比如牛奶,嘌呤含量就非常非常低。也有些食物整个就是一个大细胞,比如各种禽蛋。无论蛋多大,只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就只有一套遗传物质,嘌呤总量是非常非常少的。水果蔬菜比较“水汪汪”,它们的细胞体积比较大,其中还有个大液泡,单位重量中遗传物质的含量也很低。相比而言,那些干制的食物,水分被除去了,里面的“干货”被浓缩了,一般来说嘌呤就会多一些。比如说,干的豆子显得嘌呤含量很高,是因为它水分含量太低了。如果把它泡在水里,含水量增加几倍,那么嘌呤含量也就降低到几分之一了。蘑菇也一样,干蘑菇看似特别高,如果变成泡发的蘑菇,含量就一下子变成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了。所以,如果看到一种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很高,先别害怕,先看看是干的还是鲜品,或者是水发的。此外,那些特别“密实”,代谢很旺盛的组织,和代谢率低的组织相比,也会含有更高的嘌呤。比如说,同样是一种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通常比普通肌肉高,普通肌肉又比肥肉高。因为肥肉是脂肪组织,代谢活性很低;而内脏通常代谢率比较高,细胞小而密集,细胞核物质含量高。鱼子是卵细胞,将来要不断分裂形成胚胎,所以它含有非常高水平的嘌呤。医学书籍上通常把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成四等。这些食物被散乱地列出时,人们会感觉到很难记忆,找不到规律。如果把它们按食物特点来分类总结,理解和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第一等是超高嘌吟食物,嘌吟含量在 150mg/100g 以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当完全避免这些食物。它们包括各种动物内脏(肝、肾、脑、脾等);部分水产品(沙丁鱼、凤尾鱼、鱼子、小虾等);浓肉汤、浓鱼汤、海鲜火锅汤和羊肉火锅汤等。第二等是中高嘌吟食物,嘌吟含量在 75-150mg/100g 之间,患者应当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它们包括各种畜肉(猪、牛、羊、鹿等);禽肉(鸡、鸭、鹅、鸽子、鹌鹑、火鸡等);部分鱼类(鲈鱼、鲤鱼、鲫鱼、鳗鱼、鳝鱼等);甲壳类(牡蛎肉、贝肉、蚌肉、螃蟹等),还有干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