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计划第一单元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和《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本组课文重要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春天的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发现的春天的脚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二、教学目标1.会认、写有关生字。正确理解有关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背诵古诗的兴趣。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4.能以旧字加偏旁部首识新字、新词。能用恰当词语填空。5.进行口语交际。通过想象发现事物的相似处,学习比喻句。三、教学重难点1.发现事物的相似处,学习比喻句。2.收集好词好句。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四、课时分配《找春天》2课《笋芽儿》2课《古诗两首》2课时《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语文园地一》4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作品,《春天在哪里》的音乐。第二单元计划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本组一共有四篇课文:《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还有《语文园地二》组成。本组教材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在读诗读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不仅要积累课文中的词句,还要留心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因此,在朗读感悟时,可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再引导学生把感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二、教学目标1.会认49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3.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通过学习,能从熟字中学新字4.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感受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5.在口语交际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讲一讲雷锋的故事。三、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的意识。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四、课时分配《泉水》2课时《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课时《我不是最弱小的》2课时《卡罗尔和她的小猫》2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轻音乐,雷锋像,小动物照片第三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一共有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和《北京亮起来》,及《语文园地三》。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遥远的台湾岛;无论是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声我们养我们的祖国啊!在学习这组教材是,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二、教学目标1.会认47个字,会写4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对少数民族风俗有初步的认识感受4.会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用学过的词组词。积累反义词,背诵古诗。5.在讲话中训练口语能力。6.培养学习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3.理解长句,会读长句。认、写生字。积累词语,口语交际、写话。四、课时分配《日月潭》2课时《葡萄沟》2课时《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北京亮起来》2课时《语文园地三》4课时五、教学准备幻灯片,生字卡片,课件第四单元一、教材分析这一组共有4篇课文:《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及《语文园地四》。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作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