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及气候特点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 2 月 4 日或 5 日太阳到达黄经 315 度时为立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及气候特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需做好预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宠爱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贴“春”字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进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奇异愿望。 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拜太岁 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从传统的干支纪年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古代立春是一个重大节日,称立春节、正月节、岁始、改岁等。立春岁首拜太岁是我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风俗。 立春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常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气温并不会回升的那么快,并且老话讲春捂秋冻,不建议大家过早的脱掉冬装换上亮丽的春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当留意保暖。气象学意义,连续 5 天的日平均气温高于 5°C,冬天就结束了。二十四节气认为,到“惊蛰”前后结束了冬天。大约公历 3 月初冬季结束。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转变,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照旧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所以立春后还冷的状况是正常的。 北方立春的传统美食 1.春饼 立春这天,一项重要风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