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年产2万吨高功率石墨电极工厂设计具体内容(课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方案、日程安排、参考文献)一、课题背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粗钢产量平均以每年7.95%的速度上升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大陆的钢产量为50091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以上。在中国大陆钢铁生产结构中,转炉流程生产的钢产量占总钢产量的90%以上,电炉流程生产的只占总钢产量的10%左右。在世界范围,各国电炉钢比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年增长,从1995至2001年,世界电炉钢比例从32.6%提高到35.1%,而我国大陆的电炉钢比例却逐年下降,目前下降到10%左右。世界各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电炉钢比例均较高,提高电炉钢比例是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生产一吨电炉钢比生产一吨转炉钢可以多循环利用废钢500~600公斤,少消耗铁矿石1.3吨,降低可比能耗265公斤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6.3公斤。电炉钢比例的调整是重要的节能减排措施,只要将我国的电炉钢比例提高1%,则年节能总量可超过我国年增长钢(2006~2007年增长钢6822万吨)综合能耗降低的总量;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我国汽车工业二氧化碳年总排放量的20%。今年2月,国家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中国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不能用本次经济危机以前那种模式恢复生产,重新启动过剩产能。我国本轮钢铁产业振兴的正确途径,一是要控制总量增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使产品升级;二是要调整转炉钢和电炉钢的比例,提高电炉钢的比重。炭素工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其主导产品石墨电极是钢铁工业炼钢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高温、耐氧化导电材料。目前中国炭素企业已经超过400家,年产石墨电极能力约7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国之一,但工序配套,批量规模生产的企业只有50多家,较之国外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石墨电极研制的最大规格是Φ700mm,而在21世纪初,世界上已经开始使用Φ800mm的石墨电极。近年来,随着中国冶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后生产装备的小电炉日渐被淘汰,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迅速发展从而使普通功率中小规格的石墨电极市场供需大大萎缩,产品严重过剩,高功率石墨电极基本平衡,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需求量逐年递增,产品供不应求。二、课题意义我国目前电炉钢在钢总产量中的比例仅占10%左右。随着下一轮钢铁工业的发展,熔化周期短、能耗低、容量大的超高功率电炉炼钢必将成为现代炼钢工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现已从国外引进或自行建设超高功率电炉逾100座,我国大多数碳素厂生产的普通电极难以应用在大电炉之中,取而代之的必然是HP和UHP石墨电极。本人建设20ktUHP石墨电极生产线,对改变目前我国钢铁冶炼所用大规格HP和UHP石墨电极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将是非常有利的。项目生产的Φ300mm~Φ600mm大规格UHP石墨电极,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非常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机械强度高,高温下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好,关系国计民生,已成为当代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产品主要原料是石油、煤焦油炼制生产的废渣,经深加工再应用。因此,开发生产本产品,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而且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三、国内情况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作为大型炼钢电弧炉必不可少的导电材料和冶炼消耗材料,在国内逐步得到大批量使用,国内目前有石墨电极生产企业近百家,但工序完备且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生产企业只有十几家。截至2010年底统计,中国炭素行业协会归口管理的大、中型炭素企业44家,约占全国炭素行业总生产能力的70%以上。我国炭素企业拥有石墨电极生产能力约700kt,中国炭素协会会员单位生产石墨电极约580kt,其中NP石墨电极约170kt,HP石墨电极约240kt,Φ500mm~Φ700mm及以下规格的UHP石墨石墨电极170kt。由于装备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对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规格UHP石墨电极产品的研发步伐严重滞后于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超高功率电炉炼钢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