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做一个聪慧的老师》读后感想《做一个聪慧的老师》读后感想 《做一个聪慧的老师》这本书从老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 90 个案例讨论老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老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 “要做一个聪慧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慧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老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老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判——对任何事情都要实行分析的态度。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判、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老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老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 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实行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化孩子的灵魂。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讨论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讨论师生如何沟通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沟通。”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进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者最关怀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育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即让我满意,而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