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读书反思与总结《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阿德勒,他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是指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体系,以“自卑感”与“制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制造性自我、生活风格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儿童教育心理学》就是在他的个体心理学的思想基础下来向我们提供解决儿童人格问题的方法的。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育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 了解儿童 “个体心理学集中讨论人格的统一性,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进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统一人格诱发和指引的,由此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可知,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在考虑人格建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格的统一性,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展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的。通俗的讲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时,每个人都有他对待事物的看法。只是这种看法是主观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当儿童对待事物形成错误的认知偏差时,他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轨迹。 个体的追求或者寻找目标的活动的前提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试图通过改善自己的环境来消除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减弱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在我的理解看来,自卑感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个体不断地完善,来减少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是假如个体过度自卑,使儿童膨胀的野心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预期,不利于孩子对于活动的顺利进展。 社会情感需求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推断一个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了解儿童社会情感进展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的入学情况。是否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够融入新的环境,这种进展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适应。 怎样表现出真正的自我 社会关系,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并包括这些关系的抽象观念,诸如友谊,友爱,信任,忠诚等。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于社会关系的具体问题的表现中得出关于他的人格的方向和结构。 个体如何度过他的一生。这个不仅仅有个人的主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