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哪吒》观后感范文 5 篇 《哪吒》观后感 1 看过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颠覆传统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浓厚的“黑眼圈”,不齐整的牙。还有那插在裤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哑的声音。与片中“魔丸转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别有一番趣味。那浓重的“黑眼圈”还让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亲的坚毅的性格也让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亲怀胎三年还跳过门槛入府。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顽劣捣乱,世上妖魔横行。而她披甲上阵杀妖,回来后却仍有为母的柔软。刚柔并济,确实得我喜爱。 父亲也是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设定。在我记忆中李靖是一个国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却表现出了浓浓的父爱,不得不说那一句“他是我儿”让人十分的感动。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经典的台词,虽然有很多煽情的话,不过也有十分实在却又感人的话,比如:在哪吒将受天雷的时候,他没有说“爹娘孩儿舍不得你们……”或是“孩儿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儿,孩儿会在天上看着你们的……”诸如此类的常见煽情台词。而是选择了一句孩子气的话“今日是我的生日宴,都不准哭哦。” 《哪吒传奇》对 80 后、90 后观众的影响太深了,对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敢颠覆传统,就一定有其魅力所在。 《哪吒》确实足够好看,而且并没有脱离《封神演义》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几个重要的情节点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义和人情味的改编,很有创新颠覆精神,同时,也没有偏离哪吒这个人物本身具有的叛逆与敢作敢当的性格,属于合理的改编范围内。 《哪吒》观后感 2 我们抨击着恶,抵制着恶。但我们,真的知道恶是什么吗? 有人说,恶,是剥削他人为自己获利;恶,是欺压他人。我们总认为,自己不是作恶的人。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拒绝罪恶。真的能吗?试问,哪吒中的陈塘关百姓,是不是恶?申公豹说,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成见,是否是一种罪恶?仇恨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陈塘关的百姓仇恨妖怪,因为一部分恶妖损害了村民——这就是成见的起源,误解。 一个种族,绝不可能都是恶人,假如报复不了作恶之人,就得向他身边的弱者动手。这,也是恶。误解源自愚蠢,愚蠢产生罪恶。看了哪吒,很多人都会去抵制陈塘关的百姓。可我们是不是也如此仇恨某个地方的种族?我们本不该,覆灭了恶中的一丝丝善。 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