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程材料成形工艺》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成形工艺》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简述如下: 1. 冷变形强化 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所提高,但塑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 2. 再结晶当加热温度进一步提高时,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将以某些质点为核心,按变形前的晶格结构,重新生核长大,变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 3. 余块 为了简化锻件样子,以便于进行锻造,常在锻件的某些地方添加一部分大于加工余量的金属,这部分添加上去的金属就称为余块〔或称为敷料〕 4. 拉深是使板料〔或浅的空心坯〕成形为空心件〔或深的空心件〕的加工方法。 5. 可锻性 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得力量叫金属的可锻性。 第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6. 锻造流线 塑性杂质随着金属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这样热锻后金属内杂质的分布也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通常称为锻造流线,也称流纹。 7. 锻造比 锻造比是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通常用变形前后截面积比、长度比、或高度比来衡量。 〔二〕填空题 是衡量金属的可锻性优劣的两个主要指标愈高, 变形抗力 愈小,金属的可锻性就愈好。 2.随着金属冷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塑性和韧性使金属的可锻性 降低 。 3.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实质就是过程 , 随着变形程度增加,位错密度加 ;塑性变形抗力 加大 。 4.自由锻零件应尽量避开、等结构。 5., 以免弯裂。 6.弯曲件弯曲后,由于有现象 , 所以弯曲模角度应比弯曲件弯曲角度一个回第 6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弹角 α。 〔三〕推断题 1. 细晶粒组织的可锻性优于粗晶粒组织。〔 √〕 2. 非合金钢中碳的质量分数愈低,可锻性就愈差。〔 ×〕 3. 零件工作时的切应与锻造流线方向全都。〔 × 〕 4. 常温下进行的变形为冷变形,加热后进行的变形为热变形。〔 × 〕 5. 因锻造之前进行了加热,所以任何材料均可进行锻造。〔 ×〕 6. 冲压件材料应具有良好塑性。〔 √〕 7. 落料和冲孔的工序方法相同,只是工序目的不同。〔 √ 〕 〔四〕简答题 1. 如何确定锻造温度范围 答:利用铁碳合金相图,可以确定钢的锻造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始锻温度一般把握在固相线以下 200℃左右,过高,简洁产生过热和过烧缺陷,终锻温度过高,在结晶后的细小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