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勇气》老师读书笔记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你我的教同学涯里,这样的疲乏,迷茫间或会静静出现心头,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连续的士气。 面对老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士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化的探讨,他的许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老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敬重,让我更加情愿专心去倾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别,而当分别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惊,老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蔽,与内心隔离、与同学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老师深感疏离的苦痛,深切渴望"不分别'。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熟悉自我,坦然面对恐惊,主动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士气。 毫无疑问,《教学士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深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纳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定会感受到苦痛。' 确实,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管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管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解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一般老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当先深化的去了解它,也深化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表达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独特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老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好。'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由,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惭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