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要让农夫在田里也能用手机上网一亩田创始人兼 CEO 邓锦宏 1985 年诞生,高校毕业后,两次创业失败,两度进入百度,最终创立了一亩田。 2024 年年底,我觉察一个很让我兴奋的数据:每天访问一亩田的用户里三成是通过手机登录的,农夫白天在田间地头,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一亩田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撮合农夫和买家进展交易了。假设今日全国有一万个人要买白菜,以前是通过很冗杂的多对多的关系完成交易,我们毁灭后,通过系统的算法,包括价格、品质、规格、距离、天气和信誉等级等,实现双方交易的精准匹配。如今很多大的农场主已经在用无人飞机施肥,用摄像头监控了。尤其是很多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程度,超出我们想象。最终就是冷链运输行业和批发市场的建立,高速大路的修通和物联网等投入应用,各方面的资源都在加码这个市场。三个月前,南方周末记者第一次走进一亩田的办公室,那时公司只有 1300 人,正在大量招人。大家拥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甚至连洗手间门口,也放了个屏风,搭建出了个临时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位。来拜见和谈合作的,只能在过道里放两把椅子将就一下。公司唯一的会议室员工根本预定不上,每天都有一些县考察团来这里参观。三个月后的今日,南方周末记者再次走进一亩田的时候,他们的办公区域扩大了好几倍,在隔壁一个大厦租了好几层的新办公室。员工突破 3000 人。这就是互联网速度。有圈内人士感慨,上一次互联网行业毁灭如此高速增长的公司还是团购行业兴起时候的美团网。一亩田成立于 2024 年,是一个农产品大宗交易的 B2B 平台。虽然过去 4 年里,这个公司实现了 2000%的增长,但直到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一亩田才第一次为互联网圈熟知。一亩田创始人兼 CEO 邓锦宏 1985 年诞生,高校毕业后,两次创业失败,两度进入百度。最终创立了一亩田。7 月 10 日,他在极客公园的一次演讲里说:你们每天吃的食材有 20%可能就是一亩田供应的。试错了五个方向只有第六个方向是赚钱的,这就是农产品交易信息的“去哪儿”模式。第 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正好百度市场部在做一个乡村信息化的工程,没有人情愿接手,我就接下来了,并把它做成了百度当时最成功的一个公益工程。这个工程持续两年,彻底转变了我的命运,我大量了解和接触农村社会后觉察一个现象:我四岁之前在农村长大,但没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