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七年级下册数学《5.2.1 平行线》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 2 节的第 1小节《平行线》。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讨论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知识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要用到。同时,本节课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设置“观察”、“讨论”等活动来鼓舞学生勤思考、多沟通,对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2、教材的重难点及成因: 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初步接触了平行线,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观察、画图和讨论,共同探究平行公理的过程。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从未接触过反证思想,因而对于平行公理推论的理解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平行公理推论的说理。 二、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 (1)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数学思考: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进展几何直觉。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讨论、体会平行公理的过程,进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探究平行公理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情感态度: (1)通过对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培育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主动参加意识。 (3)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究性与制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三、教法学法分析: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法和学法: 1、动:老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情景,鼓舞学生动手做,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进展过程。 2、探:老师引导学生操作模型,动手画图与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平行公理及推论。同时,通过设置拓广探究、应用延伸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