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方法之“讨论式课堂”闫利平 孙方华摘 要:生物学是讨论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讨论式课堂”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学会主动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参加到教学中来,以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方法;好奇心;讨论式课堂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进展学生的主体性、制造性。“讨论式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个学生制造参加学习的机会,真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初中生物教学阶段,老师激发和培育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尤为重要。在生物学上,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问题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还需要人类不断地讨论探究,进行完善。一、讨论式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1.生命进化中结构的进化问题引出——发现并提出问题我在讲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谈论问题,兴趣浓厚,气氛热烈,这种过程显得更加宝贵。讨论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讲解“生命进化”时,我们突出的知识主线是“结构决定功能”,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教材做了阐述。人类的鼻腔中为何要有黏液?因为它要将吸入人体的空气进行处理——清洁,我在教学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知识面是比较宽的。在讲解会厌软骨的位置与功能时,有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是这个问题,让我受益匪浅。教材上讲了呼吸道位于身体前部,而消化道位于身体后部,这与口腔和鼻腔的位置是交叉的。为什么需要交叉呢?“各行其道”岂不是更好,在吞咽和呼吸时就不会出现被呛等危险了。2.呼吸道与呼吸道结构进化的讨论分析——分析探究问题当学生提出对知识的疑问时,每一个生物老师都会感到无比兴奋和欣慰,因为他们善于思考。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被许多科学家关注过,英国一期刊上就发表过这个观点,说这是进化上的一个“失误”,这样的交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就是这个问题让学生有了思考与讨论的愿望。学生没有去讲解这个部位的具体结构,只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不交叉,人在得了重感冒而鼻腔不通的时候,不就被憋死了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