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 河南省兰考县张君墓镇大胡庄小学 马丽敏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正处于方 兴未艾的时候,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少地方开设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它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实“促进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计以及根据课程设计进行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一、目标设计 确立目标及主题 在设计一次某年段的心理活动课前,教师需要十分明确活动目标,按照本年段的学生特点,确立本次活动课的主题及具体明确的目标。一般要求主题要鲜明、活泼,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关心。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越具体越细,实施起来就越便利,越容易实现。有些活动设计,目标定得高、大、空,教师在活动的时候就不好把握,增大操作难度,甚至容易使活动失控,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二、设计实施的基本原则 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作具体的设计,只要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或是只求表面热闹,教师在选择教学的方法上既要符合教学的目标,更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 .面向全体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面向全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避免仅一部分活跃学生唱主角,冷落了另一部分学生。 2 .注重参与、体悟原则。“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激发个体心理能量从而提高其“自助”能力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而言,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体验中的一个小小启发都能成为体验者的深刻记忆。 3.合作自省中解决问题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就是通过引导、点拨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力量,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自省、行为辨别等方式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