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认证CCNA 基础知识之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一、为什么要使用 IP 地址? 一个 IP 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而在基于 IP 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也都必须使用 IP 地址来进行标识,如同我们写一封信,要标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而邮政工作人员则通过该地址来决定邮件的去向。 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计算机网络里,每个被传输的数据包也要包括的一个源 IP 地址和一个目的 IP 地址,当该数据包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时,这两个地址要保持不变,以确保网络设备总是能根据确定的 IP 地址,将数据包从源通信实体送往指定的目的通信实体。 目前,IP 地址使用 32 位二进制地址格式,为方便记忆,通常使用以点号划分的十进制来表示,如:202.112.14.1。 一个 IP 地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于标识该地址所从属的网络号;另一部分用于指明该网络上某个特定主机的主机号。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 地址的设计者将 IP 地址空间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址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 A,B,C 三类最为常用: A 类 0-127 0 8 位 24 位 B 类 128-191 10 16 位 16 位 C 类 192-223 110 24 位 8 位 D 类 224-239 1110 组播地址 E 类 240-255 1111 保留试验使用 网络号由因特网权力机构分配,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机地址由各个网络的管理员统一分配。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 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二、划分子网 为了提高 IP 地址的使用效率,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所剩余的部分则仍为主机位。这使得 IP 地址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 引入子网概念后,网络位加上子网位才能全局唯一地标识一个网络。把所有的网络位用1 来标识,主机位用 0 来标识,就得到了子网掩码。如下图所示的子网掩码转换为十进制之后为:255.255.255.224 子网编址使得 IP地址具有一定的内部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便于 IP地址分配和管理。 它的使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如何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 IP 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 小窍门--子网的计算 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 CCNA 教学和考试当中,不少同学在进行 IP 地址规划时总是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