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背知识考点大全1.炎帝、黄帝的传说炎帝——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炎帝陵在湖南株洲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被尊为“人文始祖”号称轩辕氏。黄帝陵在陕西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开战,炎帝战败归服于黄帝,二部族走向联合,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汉族的前身),所以后来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2.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2、原因(1)直接原因: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在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期到达,按秦律当斩。(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3、建立政权:起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结果: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5、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3.唐朝经济繁荣1.唐玄宗“开元盛世”(前期年号开元)唐玄宗任用贤能(姚崇),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崇尚节俭。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社会稳定,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社会经济:A农业方面的新发明:曲辕犁、筒车(用于灌溉农田,唐玄宗时期发明);B手工业方面:唐三彩代表了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C商业:唐都长安(今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市:长安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坊:长安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4.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2.表现:①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北宋发展科举制的影响:①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影响:积极: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弊端:①军队战斗力减弱②政府办事效率低下③增加财政支出。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考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方向:北方的黄河流域移至南方的长江流域时间: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至南宋完成重心南移原因:A南方战乱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宋代南方生产发展表现:(1)农业:传入优良品种占城稻;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叶种植得到推广。(2)手工业:制瓷业发达,江西景德镇发展成瓷都,中国被誉为瓷之国。煤(古代叫石炭)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产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总和。纺织业、造船业发达。(3)商业:商业都市:北宋东京(开封)南宋临安(杭州),人口超过百万经商打破空间(坊、市)和时间(早市、夜市)的限制,乡镇形成草市,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纸币: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四川)(4)海外贸易: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有名的大商港:广州、泉州)影响: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总原则:因地制宜管理边疆2.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3.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意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4.西藏——蒙古时期:招降、设驿站——元朝时期: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促进了民族交融。7.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A.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2)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3)乾隆帝时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抽签确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以上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