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学校新媒体时代下的德育工作,除了依托传统的德育方式方法,更要有符合现代学生特点的新媒体手段,为学生德育提供更加多元的教育途径、学习途径、解惑途径以及宣泄途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建立一个自主的精神家园。这就使学校必须在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开发校园网络德育资源,提升教师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全员育德功能。我们提出了育德平台建设与资源开发的“五结合”策略。即网络研修平台建设与学科德育相结合;博客交流平台开发与学生心理教育相结合;学习社区营造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主题网站建设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校园电视节目制作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1.网络研修平台建设与学科德育资源开发相结合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网络研修是新媒体时代的教研新方式。网络研修平台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的硬件或软件的操作环境或条件。它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1)教研信息化是网络研修平台建设的目的网络研修平台建设源于教研信息化要求。新媒体时代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教研方式。开展信息化教研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提升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信息化教研和传统教研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优势互补的。网络研修平台建设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网上专家引领,自修反思提升。教师可以与课程专家共同讨论教学问题。②教学资源丰富、突破时空限制。任何地方、任何教师的资源,只要传到网上,任何教师都可以阅读、下载、研究。③活动形式多样、共同交流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活动,吸引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2)学科德育资源是网络平台教研资源的组成部分网络平台上的教研内容可以看作是传统教研实践内容的映射。它借助网络大量的资源而优于传统教研。网络学科德育资源是为各学科教师提供学科育德的资源平台,是网络平台教研资源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立网络研修平台必须重视学科德育资源开发、收集,为教研信息化提供大量资源,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学科德育资源开发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群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学校网络研修平台建设应挖掘、收集和整理每个教师现有储存的丰富资源,并将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知识获取、运用和再造。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在于学科教师与学校信息组的联系,开发学科学习研究平台,建立学科“资源超市”。如政治学科,单靠一个个教师收集资料信息,单兵作战,很难全面、准确把握社会时政热点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传统的教研活动很难“快、新、准”地满足思想政治课所要求的使课程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共享,而教研信息化却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如重庆29中政治学科与信息组共同开发的“政治频道—中国同步学习网”,它是一个学生的学习网站,而由于它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更是一个教研网站。在网络研修平台建设与学科德育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上,这仅仅是开始。(3)网络集体备课,实现知识共享网络集体备课,实现知识共享体现了网络在教学研究中的优势。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基础环节。网络备课的优势在于每个学科教师都可在学科网络研究平台中上传教案并交互修改,这样各位教师收到信息比传统备课方式要多,而且方便快捷,效率更高。利用网络的集体备课而实现的知识共享,是指教师彼此能分享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并能进一步利用分享的知识以提升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与专业素养。教师个人知识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点,个人知识管理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对教师知识管理而言,其意义在于促进教师知识社群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个人形象。2.博客交流平台开发与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相结合博客交流平台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以网络作为载体,让参与者发表网络日志的,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