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省一等奖教学实录一、激情导入揭示任务老师:同学们,世界上最动人的表情是什么?(微笑)那什么样的微笑最迷人呢?(真诚的、会心的、发自内心的)我希望同学们能微笑着上我的课,因为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现在我们开始上课。1.看图吟诗,导入新课老师: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图画,这是一幅什么图?(屏显雪景图)学生 1:雪景图。老师:能不能用几个词描述一下这幅图?学生 2:银装素裹。学生 3:白雪茫茫。老师:这样的一幅图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哪首古诗?学生齐说:《江雪》。老师:我们师生一同来吟诵这首诗。(屏显《江雪》诗,师生齐诵,很有感情)老师: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以其清远的意境、孤高的情怀让世人赞叹。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也写了一篇冰清玉洁的雪的文章。现在让我们随着张岱,一起到《湖心亭看雪》!(屏显课题)2.简介作者,揭示任务老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读)老师:让我们先来认识张岱。(屏显作者概况)请大家特别注意红笔标出的句子,对理解张岱这位特殊的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有提示作用。(老师介绍作者概况)老师:《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怎么读呢?学生读:在读中质疑,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老师:达到什么目的呢?学生读:读懂张岱,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二、整体感知找准切入点老师:我想请你们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一女学生读,读得很有感情,学生齐鼓掌)老师:大家不约而同地掌声向我传达什么信息?学生:读得非常好。(简评)老师:好文要多读。接下来,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这回有一个要求:找出文中一处明显的意思前后矛盾的地方。我读同学们找。(老师范读,绘声绘色,极富有感染力。)学生 1:我认为矛盾的地方是这两句。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应是独自一人,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前后矛盾。老师:这个同学很敏锐。那这个问题是作者的疏忽呢,还是另有奥妙?学生齐说:另有奥妙。(却说不出奥妙何在,大家面面相觑)老师:这问题有难处。我们暂时放一放,说不定读到后面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同学们表示同意)老师:来,我们一起再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读后,请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张岱的性格特点。(学生齐读,老师也加入其中,并引领学生读,读得很好)学生:最后一句中的“痴”字概括了作者的形象。(屏显“痴”)老师:同学们真是独具慧眼,一下就找准了,真厉害!三、分步赏读领悟情感1.读文,找“痴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