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助产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一、学制:三年制二、职业与岗位(群)分析高级助产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至今有百年历史,目前全国只有四所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助产专业,我校就是其中一所。由此可见,高级助产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大力培养高等助产人才有着广阔的岗位需求空间。我校培养的高级助产人才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妇幼保健等工作。三、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助产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护理事业,有为人民医学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并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助产基本技能的基本训练。四、能力分析及岗位考核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1.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妇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熟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基本知识;3.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助产基本技能操作,专科护理和专门监护的技能;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安排1.课程设置:8 门,共610学时,27 学分9门,共545学时,26.5 学分12门,共817学时,43.5 学分5门,共194学时,6 学分共 144学时,8 学分4.具有临床护理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能力,以及从事临床助产、妇幼保健工作、社区健康服务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5. 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英语水平达到国家英语考试的三级至四级水平;基本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岗位考核:学生实习后要回校参加岗位考核,岗位考核科目有:护理学基础、高级助产学、妇、儿护理学。共 3 学分。五、主干课程(一)主干学科:护理学、高级助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二)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高级助产学、儿科护理学、医学遗传与优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