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教练》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熟练朗诵全诗,进一步提高诗歌朗诵能力。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的习惯。【预习自学】1.课外浏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的内容,搜集有关黄河的地理知识、成语、俗语、谚语、传说、诗文、歌曲、文化遗址、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等(以小组为单位汇总相关资料,开始办手抄报)2.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光未然(1913-2002)原名著名。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年到达延安后,诗人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河山、英勇抗敌的战士,诗人感慨不已,写下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该组诗写成后,经著名音乐家谱曲后风行全国,广为传唱,极大的鼓舞了全体抗日军民的抗战激情。本文《黄河颂》是组诗八个乐章的第二乐章。(八个乐章依次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新中国成立后,光未然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3.自读诗文,搞清生字生词(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气魄()高山之diān()惊涛澎湃()万丈狂lán()浊流wǎn()转九qū()连环屏zhàng()哺()育发扬zī()长4.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重音,根据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分析读的语速、音量、语调。(小组相互检查、交流朗读技巧,记下共同存在的问题提交课堂讨论、探究)【合作探究】1.导入:请同学们说说你搜到的有关黄河的知识,如果让你写歌颂黄河的文章,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去写?(自由发言)2.学生个人自由朗读。(老师提示朗读要注意的事项,留足时间)3.小组派人参加朗读竞赛并相互点评。(打分)(教师把全诗分为6个部分,按照1组读2组评,其它组可补充评的方式进行。小组内要求:按“品析语言→把握情感→设计朗读”的程序开展交流探究)4.诗歌思想情感及写作目的分析(分组探究后展示)①诗歌“朗诵词”在全诗中的作用②“歌词”部分可分为五个层次,结合具体诗文概括其层意(找出关键词语或句子)a:b:c:d:e:5.以本诗为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通过本诗学习,自己所学到的诗歌朗读技巧(全班自由发言)。6.全班采用多种形式(小组、男女、分块、齐读等)朗读全诗(有感情、熟练朗诵)7.运用本节课所学朗诵知识朗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参与课上朗诵比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课时训练】1.报生字词的听写。(写后小组交叉检查)2.以小组为单位办以“黄河”主题的手抄报1份(手抄报的内容写在反面)(①地理知识;②有关黄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③黄河流域的名胜古迹;④诗歌;⑤自己写诗赞颂黄河;⑥歌曲;⑦黄河面临的环保问题等)1.字词气魄(pò)高山之diān(巅)惊涛澎湃(péngpài)万丈狂lán(澜)浊流wǎn(宛)转九qū(曲)连环屏zhàng(障)哺(pǔ)育发扬zī(滋)长(注意指导学生形近字辨析如:澜-斓、澜,曲-屈,障-嶂)2.合作探究第3、4题结合起来做,具体步骤:品析语言(注意指导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作答。比如:“朗颂词”中“赞歌”,“歌词”中的“掀起”“劈成”“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发扬滋长”)→归纳层意→小组朗读(1人读,1人谈小组朗读设计)→小组点评(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不光说,还要读出来)→其他组的同学补评(加分)3.合作探究第4题答案参考①点明写作目的:歌颂黄河(板书)②a:描绘黄河雄伟气势:奋勇向前、无坚不摧b: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c: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d:黄河的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e:号召学习黄河精神,抗日保国4.板书设计黄河颂光未然朗颂词:歌颂黄河歌词(呼告,直抒胸臆)黄河中华民族精神雄伟气势养育保卫激励号召象征歌颂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