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及其配置:一种关于本钱管理战略的认识 x 戴新民 一、本钱及其本质 〔一〕本钱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讨论领域,本钱是一个开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本钱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那么认为,本钱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当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本钱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本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本钱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本钱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本钱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根底,重整企业的本钱规程,为企业的本钱控制效劳。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本钱计算程序或为本钱管理提供效劳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本钱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本钱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本钱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本钱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 W 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假如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 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消耗的资本价值 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局部,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局部,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消耗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本钱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本钱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消耗〞这一本钱范围。资本消耗即本钱,只包括 C、V 两个局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本钱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局部。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本钱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本钱,假如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价值补偿缺乏,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本钱,是马克思资本消耗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有用性〔有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