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低年级应用题解题“五步法”_ ---------------------------------------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学生对应用题望而生畏,解答时容易出错,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喜爱图形、模型等具体形象的事物,不习惯抽象概括的描述。当然,这是由他们年龄特征所决定的,而且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就低年级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容易发生的错误进行了思考,总结了点滴方法与大家商榷。 一、读 读即认真读题,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读懂、读透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地解答出来。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在不明白、不了解题目意思,不清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就含模糊糊草率地作答,很难想像他能够正确地解答出来这种跟着感觉走、是非不分的思想是要不得的。我们强调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作答而充分理解的基础就是读,读一遍不行再读一遍,直到读懂题意后再作答。 二、圈 所谓圈就是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找出解答问题的重要条件,将关键词圈一圈。通过圈一圈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审题方面作进一步强化,以便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例 1 公鸡有 15 只,母鸡比公鸡多 18 只,母鸡有多少只? 例 2 果园里有梨树 9 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 3 倍少 8 棵。果园里桃树有多少棵? 首先,学生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找出两道例题中的重要条件。相比较而言,例1 中的重要条件为“母鸡比公鸡多 18 只”,例 2 中的重要条件为“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 3 倍少 8 棵”。学生对这两个条件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然而这些还不够,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虽然他们找到了重要条件,但有可能在列式或抄写数据时发生笔误。因此,笔者认为将重要条件中的关键词用笔圈一圈,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运用什么方法解答、数据是多少,能有效地避开因为一时粗心大意而前功尽弃。前两例中的关键词分别为“多 18”、“3 倍”和“少 8”,建议将其圈出,强化审题过程。 三、画 有些题目假如一时难以读懂,可以利用画图或画线段的方法帮助分析和理解。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偏、难的题目,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不妨试一试运用这样的方法解题。 例 3 小红有邮票 20 张,比小华少 4 张,小华有邮票多少张? 解答本题时,假如不认真推敲,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