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识形态斗争与日常反抗 ——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读书笔记 一、提问:从现象到问题 《弱者的武器》一书,是底层抗争研究中的一部重要作品。研究的缘起,是作者斯科特不满于农民研究中侧重以“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反抗和革命”为主题的研究状况。因为事实表明,在大部分的历史过程中,那种“公开的、有组织的政治行动”,“即使不是自取灭亡,也是过于危险的”。(前言,2 )“农民反叛也是稀少罕见的,更不用说农民革命了”(3 4 )。 有鉴于此,斯科特更加关注农民反抗的 “日常形式”,亦即“农民与试图从他们身上榨取劳动、食物、税收、租金、和利益的那些人之间平淡无奇却持续不断的斗争”。这些处于“弱者”地位的无权群体,他们所掌握的日常“武器”包括——“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等”(前言,2 ;3 5 )。这种被斯科特称之为“布莱希特式或帅克式”的阶级斗争形式,尽管平凡,但却并非微不足道。它不仅表现了历史过程中真实发生的阶级斗争的“常规情景”,而且同样体现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感。正如斯科特的那个著名比喻所表述的一样: 反抗的日常形式不需要名目。但是,就像成百上千万的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一样,大量的农民反抗与不合作行动造就了他们特有的政治和经济的暗礁。……当国家的航船搁浅于这些暗礁时,人们通常只注意船只失事本身,而没有看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行动的大量聚集才使失事成为可能。(前言,3-4) 这类日常反抗,与公开挑战性质的反抗相比较,有着诸多差异。 首先从目标来看,尽管两者都“旨在减少或拒绝来自上层阶级的索要或者对上层阶级提出自己的要求”(3 9 ),但是公开反抗关注的是财产关系、再分配关系等系统的权利变化,而日常反抗则“以关注直接的实际的物质获取为主”(3 9 )。 其次,从形式来看,公开反抗往往是有组织的、公开的侵占、挑衅和对抗。而日常反抗则表现为表面的、象征性的顺从,以及非正式的、隐蔽的反抗;“它们几乎不需要协调或计划,它们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体的自助形式,它们避免直接地、象征地与权威对抗”。(前言,2 ) 最后从效果来看,公开反抗更容易遭到迅速而且残酷的镇压;而日常反抗,于其目标的达成而言,则更易成功、更为有效。 斯科特的研究当然不仅止于对一种独特现象的发现,其更为深入的研究目的,还在于将这一现象带入“意识与行动”的理论主题下进行探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