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5年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按照“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及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和充分国际化总体布局,进一步推动我市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建立对口资源基层医疗机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四川省2012年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2〕10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推动全市城乡医院均衡协调科持续发展,通过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受援机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医院管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内容 主要开展临床诊疗、技术支援、进修培训、巡回医疗、管理输出、共建帮扶、实物捐赠、推进医改、妇幼保健、中医中药、重点学科及其他形式。通过以上措施全方位提高受援单位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能力。 三、人员选派条件及服务周期 各支援单位选派人员要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品德好。以临床高年资主治医师(护师、技师)和副主任医师(护师、技师)为主的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参加对口支援工作。其专业类别、人员数量和支援时间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双方协商确定。 对口支援周期为三年。在确保支援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主治医师(护师、技师)下派时间一般为 6个月,副主任医师(护师、技师)下派时间一般为 3个月。各支援单位在派出的对口支援人员下派期满后要及时轮换,并认真做好支援人员轮换衔接工作,保证支援工作连续。 四、组织工作 (一)成都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全市对口支援实施方案;负责对口支援医院的日常监督管理、协议执行情况督查考核,进行电话抽查机暗访,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区(市)县卫生局。负责对成都市卫生局安排支援本地区的医院具体安排受援医院,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负责制定县级医院对口支援所辖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方案案;督促本辖区内(包括市卫生局安排到本辖区进行支援的医院)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并对支援工作实施管理与考核,包括气度和终末考核,其结果及时报成都市卫生;及时报送对口支援的工作信息。 (三)支援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监督管理,将其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措施,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根据市、区(市)县卫生局的...